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政策和民意聚焦于“清廉与反贪议题”。国际透明组织发布的廉洁指数和马来西亚反贪污委员会(MACC)的调查都反映了公众对公共治理和机构改革的期望。本文将以问答形式,详细介绍马来西亚在反腐败方面的进展、挑战和前景。
快速阅读


Q1:区域对比下马来西亚“清廉与反贪议题”的最新表现?
马来西亚在2024年廉洁指数(CPI)中排名第57位,连续两年保持不变。与此同时,新加坡保持亚洲最高分,位列全球第三;丹麦则以90分的成绩连续七年保持全球最高分。数据显示,尽管马来西亚在政策口号上经常强调反腐败,但实际执行却远远落后。


Q2:“清廉与反贪议题”在马来西亚社会中的突出原因?
首先,公众对部分公共采购流程的公正性提出质疑。其次,围绕司法独立性的争议,包括涉案政客的无罪释放,频频升级,加剧了公众的不满。此外,1MDB 丑闻的阴影也使人们对马来西亚在全球市场的治理能力产生了怀疑。此外,由于商界普遍认为体制改革进展缓慢,这些因素使得反清廉与反贪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


Q3:反贪政策措施与制度改革的落实进展?
2024年,团结政府制定了《国家反腐败战略》(NACS 2024-2028),并实施了多项立法修正案,例如《公共财政与问责法》、《信托法》和《公司法令》。这些改革旨在完善监管框架,减少不确定性。此外,政府正在考虑修改《吹哨者保护法令》和《资讯自由法案》,以保护举报人并提高政府透明度。然而,这些改革仅仅是个开始,廉政指数的真正改变尚需时日。


Q4:社会舆论与民间组织的反贪行动回响?
除了政策之外,公民社会的影响力也在增强。过去一年,超过50个非政府组织和学生组织联合发起了“人民反贪”集会,要求政府对腐败官员进行更严格的调查和问责。这些行动不仅体现了公众对公正治理的关注,也激发了公众对高级官员财产公开和机构改革的呼声。与以往相比,公众现在更愿意通过集会、请愿和媒体监督来要求廉洁政府。


—图片转载至网络
Q5:未来十年马来西亚清廉与反贪议题的改革方向?
为了在2033年之前跻身廉洁指数前25名,马来西亚每年需要至少提高2至3分,这意味着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并全面落实。公共采购透明度和高级官员资产披露需要制度化,同时需要加强反贪会的独立性。如果这些努力持续下去,马来西亚将有机会在未来几十年提升其国际形象。否则,停滞不前可能会继续削弱投资者信心。
“清廉与反贪议题”不仅是核心政策,也是马来西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试金石。从腐败感知指数到司法独立,从反贪会的行动到公众集会,整个社会都在积极应对挑战。只有真正的体制改革才能确保廉政和反腐败成为马来西亚进步的基石。请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
